秋天的第一场结题鉴定会
金秋九月,细雨绵绵,硕果累累。9月2日上午,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结题鉴定会在海安市特殊教育学校举行,南通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副主任吕亚梅、南通市教科院综合科科长钱明明、南通市教科院小学科科长董一红、南通市教科院综合科副科长陈松泉、南通市教科院特教教研员陈青云、如皋市教育体育局教科室副主任邹晓明等专家莅临指导,海安市教育体育局副局长万芝锋出席活动并致辞。结题鉴定会由吕亚梅主持,她首先介绍了参会的各位专家,并对本次会议的议程作部署。参加本次现场结题鉴定的共有6个课题,分两组进行。第一组为海安市特殊教育学校承担的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特殊教育指导中心推进区域融合教育实施的实践研究》、海安市曲塘中学承担的南通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促进农村高中学生双语阅读经验发展的课程开发研究》、海安市教体局教师发展中心教研部承担的南通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促进教师课程理解力生成与发展的实践研究》;第二组为海安市城东镇南屏小学承担的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自筹课题《基于过程哲学的小学民间故事课程开发研究》、海安市曲塘镇中心小学承担的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自筹课题《促进农村集镇小学自由发展的闲暇文化研究》、海安市大公镇北凌小学承担的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培养小学生健康生活素养的研究》。课题主持人从研究过程、主要研究内容与观点、主要特色与突破性进展、存在问题与后续研究设想等方面进行了结题陈述。专家们认真聆听了他们的报告,仔细查阅各课题组提交的结题鉴定资料,对各课题扎实有效的研究过程及取得的研究成果给予充分肯定,并对课题组继续深化研究与推广应用等提出富有建设性的意见。最后,专家组一致认为:六个课题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选题科学前瞻,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实践的价值,课题研究思路清晰,研究过程扎实,研究成果丰硕,较好地达成了预期的研究目标,予以结题。与此同时,也提出了指导性意见:聚焦课题,形成系列化研究;回归课题,做好实践经验的梳理;基于实践,做好成果的理性提炼。此次省市规划课题结题鉴定会的召开,既是对各课题几年来摸索研究的总结和提炼,也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契机,对学校教科研工作、特别是课题研究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将进一步坚定各学校以科研立校、以科研促内涵发展的信心。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