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教育正当时 青春飞扬绽芳华
——海安市特殊教育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圆满成功
人间最美四月天,不负春光与时行。为推动海安市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区域融合教育建设,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锤炼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4月13日-14日,为期两天的海安市特殊教育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在海安市特殊教育学校举行。海安市教育体育局基教科科长郑明达、特殊教育专干赵龙出席开幕式。海安市融合教育资源中心专兼职资源教师、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共27人参加了此次大赛。本次比赛内容分为通用技能和专业技能两项。通用技能包括粉笔字、课件制作、教学活动设计、模拟上课,专业技能包括专业基础理论、案例观察与评析、故事创编等方面。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开幕式上,郑明达指出教师的融合教育专业能力是推动融合教育发展的关键。他对全体参赛老师寄予殷切期望,希望以此次比赛为契机,全面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为海安市融合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确保每一位儿童享有公平优质教育。海安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许小燕解读了比赛方案,强调了比赛具体要求,同时预祝老师们取得好成绩,赛出友谊,赛出风采,赛出水平。
基本功大赛之“专业理论”
专业基础理论考试包括公共知识和听障教育、培智教育、融合教育专业知识,考查老师们的特殊儿童心理学、教育学、教育科研方法、有关法律法规、特殊学校专用设备使用常识等方面的理论素养。参赛老师们认真准备、仔细答题、独立完成。
基本功大赛之“案例分析”
案例观察与评析环节,要求教师围绕现场播放的特殊教育学校中的一段教学活动视频,老师们对指定学生的行为进行客观细致的观察和记录,并运用融合教育理论进行分析和评价。在规定的时间里,老师们埋头思索、奋笔疾书。他们从该学生的行为特点、教师的介入等多角度进行思考与撰写,呈现了不一样的观察分析记录。
基本功大赛之“书写春秋”
写一笔好字,不仅是教师的基本功,更是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撇捺相照应,提顿有神韵。在粉笔字比赛环节,青年教师们手执粉笔,凝神聚力,或一气呵成,或停笔琢磨,呈现作品或工整有力,或灵巧秀美。他们把情感注入笔尖,挥手间尽显教师风采。
基本功大赛之“课件制作”
课件制作要求老师们在无网络的环境下,借助所提供的素材现代教育技术熟练利用完成一个教学课件的设计与制作。赛场上,老师们根据专业特点和教学需要,设计制作了内容充实、图文并茂、交互性强的课件,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与专业教学的有机结合。
基本功大赛之“教学设计”
比赛的第五个环节考验的是各学科青年教师深入解读教材,研读课标的能力,采用限时备课形式进行。各位教师根据学科抽取教学内容,以课程标准和学科素养为指导,从教材学情分析、设计思想、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环节进行教学设计,最终形成完整的既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又适合学生个别差异的教学活动设计,同一学科同一课题,却有不同的创意。设计结束后紧接着便是模拟上课环节,参赛教师依次进行教学授课现场展示。赛场上,选手们妙语连珠,风采卓然,展现出扎实的教学功底。比赛全程热火朝天、精彩纷呈。
基本功大赛之“故事创编”
最后一个环节是故事创编,分现场抽题准备、即兴演讲两个阶段进行。每个选手根据题目中给出的三个关键词要求老师们创编一则体现融合教育意义的故事。他们依据命题,即兴创编了内容、形式多样的故事,并能根据故事角色的身份,用上恰当的动作、生动的表情富有情感地进行讲述。现场气氛紧张又热烈,感染了在座的每一位评委。整场比赛既紧张激烈又充满趣味,彰显了他们扎实的语言基本功、灵敏的思辩能力。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指出以适宜融合为目标办好特殊教育,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整体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推进融合教育,全面提高特殊教育质量。参加此次特殊教育基本功大赛的青年教师们纷纷表示以赛促学,以赛促改,全方位多角度重新审视自身的融合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方法,,促进特殊需要儿童最大限度发展。
回首应笑慰,征途再扬帆!本次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虽圆满落幕,但青年教师们拼搏进取、砥砺奋进的精神常在。海安市将为教师提供持续的专业成长机会,共同探讨新时代特殊教育育人的新思路、新路径,寻求新时代特殊教育育人模式新举措新突破。同时祝愿这群青年教师们永远保持对教育的热爱,奔赴山海,执笔教育生涯,书写讲台人生,在海安这片沃土之上,绽放属于他们自己的最美芳华!
用户登录